Under Armour高級副總裁突然離職 續流失高管它該何去何從
2017-11-23 13:52:47 來源:中國服裝網
Under Armour的業績頹勢仍沒有好轉,高管們卻正在接連逃離這傢陷入困境的公司。
11月21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主管鞋類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彼得·拉普(Peter Ruppe)近日突然離職。隨後,Under Armour發佈聲明證實該消息,並表示他的職位將由全球籃球部門副總裁賴安·德魯(Ryan Drew)暫時接替。雖然品牌發言人拒絕透露彼得·拉普離職的具體原因,但外界幾乎都認為這是運動鞋產品滯銷帶來的後果。
值得註意的是,三周前,Under Armour運動時尚總裁Ben Pruess剛剛決定辭職。從去年10月至今,該公司已經有至少5位主要高管離開崗位,包括聯合創始人、首席營銷官、女性業務負責人、青少年業務負責人以及運動時尚總裁。如今,彼得·拉普成為最新離職的高管。
彼得·拉普的離職消息發佈後,公司股價跌5.88%至11.36美元,刷新自2005年上市以來的歷史新低,目前市值約為50億美元。在業績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不排除該公司將流失更多高管人才。
彼得·拉普
主管鞋類業務的彼得·拉普,早在2015年1月入職Under Armour,至今任職超過兩年。此前,他曾為耐吉效力長達25年,擔任全球鞋類總經理一職,運動鞋行業經驗豐富。
轉投Under Armour之後,作為這位高級副總裁任職期間的一大亮點,今年9月,他帶領公司鞋類團隊在耐吉總部後院美國波特蘭開設瞭一個鞋履創新設計中心。包括從競爭對手挖來的設計師在內,數百名鞋履專傢進駐辦公,希望以此提振品牌的鞋類業績。
實際上,彼得·拉普在新東傢面臨的挑戰不小。2015年,Under Armour曾為旗下球星史蒂芬·庫裡推出第一款簽名籃球鞋,憑借勇士球星當時的極高熱度,美國品牌的貨架被一掃而空,可謂運動鞋產品線剛起步就嘗盡明星效應的甜頭。然而,過去一年,隨著庫裡的熱度有所下降,加之Under Armour的鞋類產品缺少創新設計和清晰特點,美國品牌的鞋類業務停滯不前。至於被寄予厚望的最新產品Curry 4,卻因為運輸問題而推遲在第三方零售商上架,銷售形勢亦不容樂觀。
從財報數據看,截至今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其鞋類業務的銷售額同比下滑2%,集團凈虧損更是擴大至1230萬美元。第三季度,鞋類銷售額僅上漲2%至2.85億美元,相較之下,去年同期這一增幅達到42%。財年連虧兩季之後,美國品牌一再下調全年銷售預期。
今年9月,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在可以多選的情況下,隻有27%年輕消費者表示對Under Armour的鞋履感興趣,曾經紅極一時的庫裡產品僅獲得19%的支持。相反,多達70%的消費者勾選愛迪達,81%選擇耐吉。
運動消費領域的一個共識是,運動鞋產品是運動品牌的核心業務和業績驅動器。鞋類銷售額占據耐吉總收入的65%,愛迪達的比例亦達到50%以上,這是全球兩大巨頭地位穩定的關鍵因素。但是,以運動緊身衣起傢的Under Armour,目前鞋類業務的銷售比重僅約20%,始終缺乏真正有影響力的運動鞋產品。
在此背景下,Under Armour波特蘭的鞋履創新設計中心開張,被看做是美國新貴品牌扭轉頹勢的一大決心。當時,彼得·拉普甚至公開設定目標,“鞋履是我們未來長期增長和成功的關鍵驅動力。波特蘭總部的目標是設計鞋子,促使鞋類銷售比重占到公司總收入的一半。”
為瞭專註鞋類等重點領域,今年10月,Under Armour宣佈重組計劃。除瞭裁員2%之外,品牌決定對業務進行“瘦身”,拋離一些業績效率不高的品類,並重點挖掘潛力巨大的海外市場。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兩個月前信誓旦旦要帶領團隊將鞋類銷售比重提升至50%的彼得·拉普,如今卻突然離職,這一舉動透露著對公司業績持續低迷的無奈。對於Under Armour而言,相較於面對當前的困境,更為可怕的是失去逆襲的信心,不排除短期內將有更多高管離職。
|